建筑結構的檢驗測試與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的送樣和質量檢查有明顯的區(qū)別,它通常為事后的檢驗與測試,如:在澆注好混凝土后,測定鋼筋的配置情況等。因此其工作難度大,技術含量高。檢驗與測試技術一般為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電子學與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緊密結合的技術。
加固工程加固材料結構膠送實驗室進行檢測的分項包括,抗拉強度測試、抗壓強度測試、彈性模量測試、老化測試等。加固材料工序檢測包括:界面處理、工序銜接時間間隔等.
建筑工程加固前到目前為止,關于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已有回彈法、超聲法、鉆芯法、拔出法和灌入法等,以及由上述基本方法組合而成的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回彈綜合法等。較為成熟的混凝土強度和缺陷檢測方法已經(jīng)有了全國性的檢測技術規(guī)程,如:
《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JGJ/23—92);
《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guī)程》(CECS02:88);
《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guī)程》(CECS03:88);
《后裝拔出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guī)程》(CECS 69:94);
《超生法檢測混凝土缺陷技術規(guī)程》(CECS 21:91)。
混凝土強度的檢測技術已基本成熟,成熟的標志在于測試理論的完善和測試儀器性能,如:“回彈值—碳化深度—強度”關系,反映了回彈值與混凝土強度之間的基本規(guī)律;貜棥⒊、鉆芯和拔出等方法雖然都是舶來之法,但都具有了中國特色,且各種檢測儀器和設備已完全國產(chǎn)化。一些儀器的性能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如北京市政工程研究院研制生產(chǎn)的NM-3B型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儀等。應該說,在混凝土強度的檢測方面,我國與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已沒有明顯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