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和實施風險應對預案。事先準備的預案可以大大提高風險應對的決策效率,把決策簡化到抉擇。例如,當飛行故障發(fā)生時,油料往往只夠飛半個小時,沒有時間決策,只能在預先準備的預案中選擇實施。當你的電腦系統(tǒng)被病毒侵襲的時候,當你的技術關鍵人突然辭職的時候,當你的主要客戶因故拖延付款的時候,當你的主要供應商突然宣布提高價格的時候,如果你能夠事先準備好應付的預案,你就會有更多的選擇余地,有充分的應對時間,就不會在突然降臨的風險打擊下束手無策。
2、 采取權宜措施緩解風險。有些時候實施風險預案需要時間和條件,權宜措施就是為了爭取時間和創(chuàng)造條件。面對綁匪,你首先應該派遣的不是軍隊而是談判代表,后者將為前者的部署爭取時間;面對航班拖期后憤怒的旅客,你首先需要調動的不是飛機而是飲料和食品,以撫慰旅客激動的情緒;當你的電腦被病毒襲擊而癱瘓的時候,你首先要做的也許不是修復系統(tǒng)而是搶救文件;當客戶拖延付款的時候,你當務之急也許不是催討債款而是拆借周轉資金。在很多情況下,權宜措施也是構成風險預案的組成部分,但是當風險預案沒有料到的情況發(fā)生時,應急的權宜措施最能考驗一個管理者的應變能力。加固公司
3、 采取補救措施抵消損失。當風險造成的損失不可避免的時候,可以堤外損失堤內補救。例如出口產(chǎn)品如果在進口國因質量問題退貨,則“出口轉內銷”,挽回部分損失;如果客戶無力償還債務,可以用汽車及電腦之類的資產(chǎn)抵扣部分損失;如果因下雨不能戶外施工,就安排培訓,以免浪費時間。失之桑榆,收之東隅。